新闻资讯

干货半月谈07丨消费者怎样用到更强劲的电池

2024年04月21日

干货半月谈,浅述行业理解,分享技术心得。我们只讲干货,希望有助于您,期待交流合作。

1. 新能源续航里程逐步提升

近年来,我国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,尤其是续航能力进步显著。根据工信部推荐目录统计,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航里程从2017年第1批推荐目录中平均续航里程仅211.6km,持续提升到2020年第7批的391.4km,三年半时间续航里程快速攀升了85.0%,如图1所示。

图1:工信部推荐目录各批次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航里程[1]

2. 传统里程提升手段到达极限

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,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是影响汽车续航里程的关键因素。2017年以来,新能源补贴政策对能量密度的要求不断提高,跟据工信部推荐目录统计,纯电动乘用车型电池系统平均能量密度从2017年第1批104.3Wh/kg,持续提升到2020年第7批的152.6Wh/kg,三年半时间平均能量密度提升46.3% ,如图2所示:

图2:工信部推荐目录各批次纯电动Pack平均能量密度[1]

传统上能量密度提高主要有两种方法,一是改变正负极材料体系,二是减少电池组配件重量。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更易导致锂电池的热失控的缺陷[2]:

1)改变正负极材料:正极三元材料的镍含量不断提高,使得材料的释氧温度不断下降,释放活性氧,导致电解液的氧化分解,产生更多的热量,引发锂电池的热失控。

2)减少电池组配件重量:如做薄隔膜、正极铝箔、负极铜箔,固然能够减轻电池的重量,减小电阻,提高性能,但也同时加大了内短路的风险。

3. 复合集流体应运而生

复合集流体创新采用“金属-聚合物-金属”三明治结构,聚合物材料相较金属更轻,使用聚合物基材替代部分金属,可在保持电池容量不变的同时降低电池总体质量,从而提升质量能量密度。

1) 复合集流体减重效果明显,PET 铜箔减轻 55.12%,PET 铝箔减轻 49.33%

高分子基材密度较小,单位面积复合集流体重量较传统集流体显著降低。以负极复合铜箔为例:铜的密度为 8.96g/cm³,高分子材料中PET/PP 的密度分别为1.38g/cm³、0.90g/cm³。以 6.5μm 厚度的 PET复合铜箔为例,若其中 4μm 的铜被 4.5μm 厚度的 PET 材料代替,单位面积下复合铜箔集流体较传统铜箔集流体可减重约 55.12%。如表格所示:

表1:复合集流体降低电池重量[3]

2)质量能量密度提升6.1%

通过降低集流体重量,可实现锂电池质量能量密度的提升,根据长城国瑞证券统计:若正负极集流体均替换为复合集流体,则电池质量能量密度可提升约6.1%,如表2所示:

表2:复合集流体对电池能量密度的影响[3]

 

 

因此,复合集流体通过减轻重量可有效提升电池质量能量密度。

参考资料:

[1] 泽平宏观丨2020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,2020

[2] NE时代丨锂电池的极限突围,2021

[3]长城国瑞丨产业化进程加速,全面量产即将开启,2023